緊隨熱點腳步 加強輿論監(jiān)督——2014年安徽新聞獎(報刊類·評論)獲獎作品綜述
新聞評論是對新聞事件、熱點話題、社會現象等進行事實分析和說理的新聞作品。新聞評論歷來被認為是新聞報道的靈魂與旗幟,在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2014年度安徽新聞獎秉持著 “三項學習教育”和“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的中心思想,來評選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新聞理論實踐規(guī)律、體現新聞從業(yè)者優(yōu)良道德和作風的優(yōu)秀新聞作品。
2014年度安徽新聞獎評論獲獎作品共有17件,其中一等獎3件、二等獎6件、三等獎8件。本文擬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本次安徽新聞獎獲獎新聞評論作品的特點。
一、政治題材居多
殷俊的《媒介新聞評論學》按新聞評論內容性質,將新聞評論題材分為政治類、經濟類、文化類、社會生活類等類別,所以新聞評論題材涉及廣泛,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皆可納入筆端。在獲獎的17件作品中,有8件是涉及政治題材的,4件是涉及社會生活題材的,3件是涉及經濟題材的,2件是涉及文化題材的。
政治是各種權力主體為獲取和維護自身利益而展開的活動,影響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我國當前正處在一個重大的變革時期,政治問題尤為突出。傳統(tǒng)媒體報刊,作為我們黨的重要執(zhí)政資源,始終發(fā)揮著上情下達的職能,也一直注意運用新聞評論引導輿論,統(tǒng)一思想。因此,直接的政治類評論和從政治角度評析社會現象的評論居多,這是對社會發(fā)展全局的全面客觀反映,是很正常的。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政治性是新聞評論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屬性。
二、內容具有重要性顯著性
本次一等獎獲獎作品的題材背景有: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在指導蘭考縣委常委班子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上的講話和國家主席習近平在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演講。二等獎獲獎作品的題材背景有:安徽建立省委法律顧問制度、地方國資改革、安徽省農民文化樂園建設、地方公共服務中心創(chuàng)新管理經驗和全面貫徹上級黨委政府政策等。三等獎獲獎作品的題材背景有:企業(yè)一線煤礦工人春節(jié)期間停產放假政策、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煤礦企業(yè)安全、女司機罵保安“看門狗”事件和大學生替父母繪QQ說明書等。
從獲獎作品獎項與題材背景我們可以看出,這些評論在時間上具有時新性和時效性,在內容上具有重要性和顯著性。一等獎三件作品都是學習貫徹中央領導講話精神,二三等獎多是涉及推動安徽省近年來重大政策的實施,褒貶社會各類現象等。報刊屬于傳統(tǒng)媒體,有比現代網絡媒體更高的權威性,所以嚴肅的政治類題材、顯著性強的題材往往更傾向于刊登在報紙上。
因此我們可以了解到,安徽省新聞獎報刊類評論偏愛政治題材的報道,題材的顯要程度越大越受到歡迎。這也提示我們,新聞評論取材,應當聚焦重大重要社會問題,搶占先機,及時發(fā)聲,發(fā)揮新聞評論正確引導輿論的作用。
三、以輿論監(jiān)督為主
新聞評論是對新近發(fā)生的新聞事實和一個時期出現的新現象新問題的評價議論,這種評價議論自然流露著作者的感情態(tài)度立場觀點,或熱情贊揚極力提倡,或針砭時弊予以抨擊,或客觀敘事冷靜說理,新聞評論呈現出鮮明的傾向性。據此,新聞評論的傾向大致歸納為宣揚正面、批評負面和中性說理三種。
2014年安徽新聞獎18件獲獎評論作品中,一等獎3件作品《真正該離遠點的是名利場》《向黨內“潛規(guī)則”亮劍》《別把“新常態(tài)”當借口》都屬于批評負面范疇;二等獎作品中有2件屬于正面宣揚、2件屬于中性說理、2件屬于負面批評;三等獎作品中有2件屬于正面宣揚、2件屬于中性說理、4件屬于負面批評。我們可以看出,獲獎的新聞評論中批評負面的評論所占比重較大。
這是否與我們一直提倡堅持的以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相矛盾呢?筆者認為并不矛盾。其一,正面宣傳為主并不意味著一味宣傳正面。根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和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的主流價值觀,對社會中存在的錯誤現象、違法事件進行批評譴責,進行輿論監(jiān)督,也是正面宣傳。其二,新聞評論的文體決定其選擇的事件題材偏向負面,采取的筆調也以批評為主。這都是新聞評論文體的特點特色決定的,是新聞評論思辨性、批判性、戰(zhàn)斗性決定的。安徽新聞獎是安徽省新聞媒體的風向標,對新聞作品的取舍,引領著安徽媒體的工作走向。當然,這也與近年來我省媒體越來越重視發(fā)揮輿論監(jiān)督功能息息相關。
四、文風簡潔犀利
評論的寫作風格包括標題風格、結構風格和語言風格。新聞評論的標題是整個文章的眼睛。評論的結構是文章的骨骼,使用不同的結構方式,建構不同的文章脈絡,會給文章帶來不同的特色。評論的語言是文章的血肉,使用不同詞性的詞匯、句式等,能給文章帶來不同的韻味。分析文章的標題、結構和語言,欣賞獲獎的佳作,能得出安徽新聞獎在寫作風格上的傾向。
(一)標題風格
一個好的標題就是成功的一半。評論標題和新聞標題相比,不僅要求簡潔、精練、生動,還要求旗幟鮮明、立場堅定、觀點明確,最忌遮遮掩掩、模棱兩可。擲地有聲的標題就是論證有力的明證之一。相較于新聞標題紛繁多變的標題結構,本次18件獲獎作品的標題都是單行題,直接亮出作者的論點和論證范圍,給人直白有力的感受。對于評論的熱點問題,這樣的標題結構,可以起到一針見血、直擊要害的作用。比如一等獎獲獎作品《真正該離遠點的是名利場》《向黨內“潛規(guī)則”亮劍》《別把“新常態(tài)”當借口》,都是鮮明的立場加上樸實的文字,再加上文章論證充分、有理有據、脈絡清晰,會讓人拍手稱快,會讓讀者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獲獎作品的標題喜愛用比喻、擬人、借代等修辭手法,形象化地描述一些負面現象,不僅能使讀者快速理解接受,達到通俗易懂的效果,而且能增加標題的活潑性,避免沉悶地討論嚴肅性話題,如三等獎獲獎作品《別寵壞了“大項目”》《少說“進一步” 多講“進多少”》《美麗鄉(xiāng)村要“內外兼修”》《哪壺不開“燒”哪壺》等。
同時,獲獎作品的標題都傾向于選擇能表現出作者對負面現象的批判態(tài)度和堅定立場的詞匯。比如一等獎作品里使用的“遠離”“向……亮劍”“別把……當借口”,這些詞匯都含有否定意味,給人警告的語氣,有當頭棒喝的效果。讀者還沒有瀏覽評論正文,看到標題已然明了作者的態(tài)度,同時作者通過對詞匯的選擇使用,使自己強烈的氣場透過標題的詞匯在讀者心中輻射開來。
(二)結構風格
本次的獲獎作品都具有典型的評論結構模式:多段落,短句子,每段開頭喜愛用觀點鮮明的短句,使用拋出問題、詳述問題、解決問題的清晰結構,這樣的結構能產生層層深入、論證充分、條理清晰的效果。
比如一等獎獲獎作品《真正該離遠點的是名利場》:先從不可能、不可以、不可行三方面說“不妨離市場遠點”的觀點是天方夜譚;再提出“文藝家應該離名利場遠點”的觀點;最后論述文藝家要“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就應該投身市場大潮”。該評論結構清晰、觀點鮮明、鞭辟入里、有理有據。
(三)語言風格
由于本次獲獎評論的報道傾向多是負面批評,所以評論語言大多辛辣有力、犀利深刻,此外有的評論語言詼諧幽默、飽含嘲諷,也有很多評論很接地氣,將政策解讀宣傳融會于樸實直白的文字之中。
結語
本次安徽新聞獎獲獎作品緊隨熱點腳步,撰寫了時政新聞評論,抨擊了負面現象,加強了輿論監(jiān)督和引導,這是黨的新聞事業(yè)對新聞人的要求,也是我們新聞人對本職工作盡職盡責的要求,是我們要引以為傲和繼續(xù)堅持的。
榮獲安徽新聞獎,是安徽新聞人的夢想。我們鼓勵新聞媒體人為了夢想執(zhí)著地提高從業(yè)者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道德,但我們同樣要正確看待新聞獎現階段存在的問題,以積極的姿態(tài)改正,不斷與時俱進。
欄目分類
- 喜報!《中國博物館》入選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錄2025-2026版)!新入選!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