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中國體育電影發(fā)展歷程分析——文學論文

作者:李響來源:《名作欣賞》日期:2014-09-30人氣:2680

 一、導論

    中國是當之無愧的體育大國,中國不光是乒乓球、體操等運動項目的發(fā)源地,而且,現在跳水、滑冰、射擊游泳、羽毛球、排球、網球、跨欄、賽艇等運動項目也在中國異軍突起,中國健兒在世界體壇連戰(zhàn)連捷,不斷傳來他們勝利凱旋的號角,2008北京奧運會在中國成功舉行,更是把中國體育事業(yè)推向了高潮。

    體育電影作為體育產業(yè)的一種,在體育產業(yè)獲得高速發(fā)展的同時,也在中國風生水起。體育題材影視作品的誕生總是伴隨著萬眾矚目的體育界大事發(fā)展起來的。隨著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我國先后出現了像《體育皇后》(1934年,黎莉莉主演)、《二對一》(1933年,龔稼隆、宣景琳主演)、 《女籃五號》(1957年《閃光的羽毛》(2007年,莫元季,徐藝玲主演)、謝晉導演,秦怡、劉瓊主演)、《排球之花》(1980年,郭振清,郭允泰主演)等一系列優(yōu)秀電影。體育電影具有廣闊的天地,撫今追昔,卻不免使人生出諸多難解其中味的感慨。中國的體育電影具有獨特的特點:一方面它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但另一方面它卻只有相當稀少的數量??v觀中國電影史,全部體育題材的電影僅有四十部左右;其中具有重要影響的有,如《冰上姐妹》、《青春萬歲》、《女籃五號》、《青春的旋律》、《冰雪峽谷》、《網上群星》、《沙鷗》等。

    中國體育電影的發(fā)展歷程大致可以劃分為四個時期:一是開山之作;二是新中國建立后十七年興盛時期;三是新時期十三年繁榮時期;四是當代多元化時期。

二、體育電影發(fā)展四階段

(一)中國體育電影的開山之作

     《體育皇后》 由聯華影業(yè)公司出品,于1934 年4 月4 日在上海金城大戲院上映,由黎莉莉、張翼主演,為黑白默片。它是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部體育片。影片以女短跑運動員的運動經歷為題材,講述了一個體育運動員的體育生涯:本片女主人公叫做林櫻,她極具短跑天賦,多次在短跑比賽中獲得冠軍,最終贏得了“體育皇后”稱號。但是伴隨著“體育皇后”稱號的是無盡的捧殺和誘惑,面對這些捧殺和誘惑,她一度迷失方向,不思進取。在朋友的幫助和不斷地自我反思中,她重新認識了自我,于是她決定放棄以前的那種錯誤的思想觀念,以全新的自我投入到真正的體育事業(yè)中,最終成為了真正的體育皇后……這部電影的主旨是弘揚體育救國的思想,大有體育強則國家強的氣勢。而且這部影片還表現了體育精神的實質問題,用實例明晰的詮釋了真正的體育精神:體育精神并只是鮮花與掌聲,更不是第一與冠軍,而是每個人體魄的發(fā)展,是每個人對體育運動的參與,這才是體育的真精神,而本片所闡釋體育精神,與現代時期"強兵、強種、強國"的體育觀念息息相通,因此在當時具有重大的意義,從而成為是體育電影中的佳作。

    《體育皇后》的出現,在中國體育電影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的出現標志著我國體育電影的誕生,同時也填補了我國電影類型的空白,開創(chuàng)了此類電影的傳統(tǒng)。而這一傳統(tǒng)的影響力是潛在而驚人的。它成為中國體育電影的樣板,后代即使出現了很多優(yōu)秀的電影節(jié)目,但是仍然沒有跳出它所劃定的圭臬。這部電影雖是我國體育電影的開山之作,但是卻充分具備了體育電影的基本元素:一是影片中充分的展示了新奇的體育項目。三十年代,西風東漸,洋派的短跑運動傳入中國,成為中國體育賽場上的常見有的項目之一。二是以運動員個人的成長為主線,側重于表現某一體育人物的經歷運動員個人生活的故事超越競技體育本身。雖然電影很大篇幅是在講述體育競技,但是只是借助于運動員的運動生涯來表現其對生活的態(tài)度、對人生的思考,從而反映出知識分子電影工作者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種“文以載道”的創(chuàng)作手法成為后來體育電影的樣板和效仿對象。三是"一帆風順--遇挫--克服的波折型"為電影表現模式。影片中女主人公林櫻的一生可以明確的劃分為三個階段:剛開始是前程一馬平川、一帆風順;后來是遭受挫折,一蹶不振;最后在他人的幫助和自我的反思中得出體育真諦,并浴火重生,成為真正的體育皇后。這種波折式的表現模式并不是體育電影的獨特特點,很多其他類型的電影業(yè)采用這種表現方法,但體育電影的開山之作《體育皇后》就采取了此種模式卻具有重大影響意義,以后的體育電影甚至將其視為模板套用。四是具有類型電影的特征。它在敘事上,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在視聽技巧上,采用文武戲搭配的方法。文戲(生活/情感)和武戲(訓練/比賽)在表現的過程中各具體色,但是又恰如其分的統(tǒng)一在完整的影片中。猶如太極圖中的陰陽魚,雖是涇渭分明但卻和諧統(tǒng)一。

(二)新中國建立后十七年興盛時期;

    "十七年"就是指新中國誕生(1949年)至文革開始前(1966年)這一歷史時段發(fā)生的體育文學,獨特的歷史語境使這一時段的體育文學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新中國成立后,百廢待興,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跨時代的發(fā)展。隨著這些方面的發(fā)展,體育電影也迎來了它的青春期這一時期的主要代表作品有:《兩個小足球隊》(上海電影制片廠,1956)、《球場風波》(1957)、《女籃五號》(上海電影 制片廠,1958)、《冰上姐妹》(長春電影制片廠,1959)、《水上春秋》(北京電影 制片廠,1959)、《碧空銀花》(西安電影制片廠,1960)、《大李、小李和老李》 (天馬電影制片廠,1962)、《球迷》(上海天馬廠,導演:徐昌霖,1962年)《女跳水隊員》 (海燕電影制片廠,1965)、《小足球隊》(海燕電影制片廠,1965)等。

    《體育皇后》開啟了我國體育電影的大門,到了新中國建立后,體育電影的發(fā)展如沐春風,出現了欣欣向榮的發(fā)展態(tài)勢。從 1955年到1966 年,十年間我國先后拍攝了關于體育題材的故事片10 部,這十部電影猶如十根藤蔓,共同編織起了我國體育電影這束色彩鮮麗的花環(huán)。

    在"十七年"的體育電影中,謝晉導演的作品可謂是其中的扛鼎之作。《女籃五號》是中國第一部彩色體育故事片,也是謝晉導演的第一部重要代表作,初步顯現了電影敘事與視聽語言的“謝晉風格”。這部電影通過主副兩條線索:女子籃球隊教練田振華的怡運動生涯為主線,以他的愛情經歷為隱線,反映了解放前后、新舊社會體育運動員的不同命運;《水上春秋》講述了兩代人的同樣游泳比賽的勝利卻導致了的截然相反的命運,充分反映了新中國的建立給人民的命運所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歌頌了新中國的民主與自由;《兩個小足球隊》是新中國的第一部體育故事片。在這部影片可以清楚的看到《體育皇后》中主人公的影子。同時它也采取了與《體育皇后》相似敘事模式和電影表現模式:敘事也基本屬于勝利——歧路——失敗——再學藝——成功的模型。但是這部電影也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影片中塑造了兩個主人公,一個是傲慢自大的典型,一個則是好青年的樣板,在之前,兩個人沿著不同的軌跡前進,最終相互幫助,取得勝利;《小足球隊》,這部影片借助足球這一體育運動,并安插吳安這樣一個重要的反面角色,由挖掘競技體育中負面思想的內因到昭顯社會上的壞分子的外因,令人嗅到風暴即將來臨前的社會氣息。此外,《碧空銀花》、《大李、小李和老李》、《球迷》等電影,通過不同的體育項目揭示了不同的社會矛盾和人生哲理。

(三)新時期十三年繁榮時期

    新時期十三年是指從文革結束的1976年到1989年這十三年。1966年到1976年的文革給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相應的我國的科教文衛(wèi)也受到了嚴重的阻礙。文革結束后,百廢待興,同時也迎來了我國體育電影發(fā)展的春天。在這十三年中,我國出現了像 

    《飛吧,足球》(上影,導演:魯韌,主演:孫賓、馬冠英、趙靜、朱廣滬, 1980年)、《沙鷗》(青年廠,導演:張暖忻,主演:常姍姍、郭碧川、盧君、李萍,1981年)《劍魂》(峨影,導演:曾未之,主演:辛桂秋、陳天陸、石占臣、袁玫,1981年)《戰(zhàn)斗年華》(西影,導演:張其昌,主演:高長利、徐元奇、金棣、江城,1982年出品,彩色)《一個女教練的自述》(內蒙廠,導演:詹相持,主演:趙英、鄧曉光、王國強,1983年)《高中鋒,矮教練》 (北影,導演:李文彥,主演:牛犇、關杰,1985年)《拳擊手》(瀟湘,導演:劉苗苗,主演:許志群、劉延、張中超,1988年)《我和我的同學們》(上影,導演:彭小蓮,主演:布蘭,1986年)。等代表作品。其中《我和我的同學們》講述了一個中學中的女生布蘭被推舉為體育課代表,并帶領一群男生籃球高手征戰(zhàn)球場,最終獲得勝利的故事。這些電影以其獨特的特色,生動地電影情節(jié),高超的技巧贏得了觀眾的青睞,并在我國體育電影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四)當代多元化時期

    當代體育電影大致可以從1990年算起。之所以從1990年開始算,一個重要原因則是亞運會的舉行,1990年,亞運會在北京舉行。自此中國體育繼續(xù)突飛猛進。繼亞運會之后,2008年北京又成功的舉辦了奧運會。其影響和意義在中國體育歷史上是不可磨滅的,它不僅打破了中國沒有舉辦過奧運會的傳統(tǒng),而且使得中國成為贏得奧運會金牌最多的國家。為了記錄下這一輝煌“業(yè)績”,我國拍攝了大量的體育電影,如:《男人的承諾》(2008年,賈一平,李學慶主演);《國球女孩》(2008年,李勤勤,郭凱敏主演)等,另外,像《一個人的奧林匹克》《破冰》《大山里的拳擊手》《隱形的翅膀》《初夏》《大灌籃》《夢之隊》《扣籃對決》《閃光的羽毛》《買買提的2008》等也是在為了紀念奧運會而舉行的。

 三、小結

    回顧中國體育電影的發(fā)展歷程,可以看到中國電影和體育是相互依存的。體育運動的發(fā)展促進了體育電影的興起和成長;而體育電影則是精細逼真記錄了體育運動一步步的發(fā)展歷程。體育運動進一步發(fā)展著,而體育電影也在慢慢的走向成熟,他們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相信中國今后不僅是一個體育大國,而且也是一個體育電影大國。

 參考文獻:

[1] 龔金平.  新時期的中國體育故事片[J]. 當代電影. 2008(08)

[2] 屈雯喆.  從體育電影看中國體育文化的演進[J]. 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 2010(04)

[3] 楊清瓊.  論新中國體育電影的發(fā)展[D].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6

[4] 廖祖英.  新時期中國體育電影發(fā)展探索[J]. 電影文學. 2011(13)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