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林黛玉性格新論——且說黛玉的笑口常開和平易近人

作者:李兵來源:《文學教育》日期:2017-05-20人氣:1618

一、林黛玉笑口常開及平易近人的數(shù)據(jù)證據(jù)

筆者通過對庚辰本《紅樓夢》中林黛玉哭和笑的統(tǒng)計,得出這樣的數(shù)據(jù):林黛玉總計哭25次,其中,因為和寶玉鬧矛盾而哭15次,因為父母去世而哭2次,因為感傷身世而哭8次;總計笑164次,其中,向?qū)氂裥?6次,向除寶玉之外的其他人笑108次,冷笑10次。

通過以上數(shù)據(jù)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哭,并不是林黛玉的常態(tài),恰恰相反,被認為是多愁善感的林妹妹居然是那么頻繁的笑著。在上面的數(shù)據(jù)中,哭只占到了13.2%,而笑卻占到了將近87%。在尚未統(tǒng)計她的諸如憤怒等其他情緒的次數(shù)的情況下,哭尚且只占這么小的比例,更加說明了哭這種情緒只占了林黛玉所有情緒的很小的一部分。在這種數(shù)據(jù)事實面前,無論是從現(xiàn)實生活的直觀角度,還是從專業(yè)的心理學的角度,我們似乎都很難否認林黛玉是一個笑口常開的人。

而當我們再來詳細地審視林黛玉哭的原因時,會發(fā)現(xiàn),在她的25次哭泣中,有15次是因為寶玉,占了3/5,正好印證了“黛玉淚因?qū)氂瘛雹鄣脑u斷,而剩下的2/5,要么是因為父母離世,要么是因為自己感傷身世,總之都是為自己的凄苦而泣。因而,筆者大膽總結,林黛玉流淚的原因,無非有二,一為向?qū)氂瘛斑€淚”,一為感傷自己之凄苦人生。

與哭泣中的大部分是因為寶玉相比,林黛玉的笑固然也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對寶玉笑的(46/164),但她更多的笑是在人際交往中對他人的笑。黛玉固然也有冷笑,但筆者發(fā)現(xiàn)她的每一次冷笑都有寶玉在場;她的10次冷笑,都或是因為看到寶玉與其他女子(寶釵、湘云等)太過親近,有吃醋的心態(tài),或是因為感傷自己在賈府的寄養(yǎng)境遇,哭不得,只好無奈又不平地在寶玉面前冷笑兩聲了。總之,黛玉的冷笑,其實質(zhì)只不過是她哭的那兩種原因的延伸罷了。黛玉以很高的次數(shù)——108次,情緒中占很大比例的一部分——108/164在賈府的人際交往中對別人笑臉相向,在這種數(shù)據(jù)事實面前,無論我們從現(xiàn)實生活的直觀角度,還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論,恐怕都不能不承認林黛玉確實是平易近人的了。

從文學理論的角度分析,一個作者在他的作品中給與一個文學人物的筆墨很能說明作者對這個人物的情感態(tài)度和創(chuàng)作設定。從這個角度上講,曹雪芹讓林黛玉笑164次,而只哭25次,應該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曹雪芹是想讓林黛玉這個人物笑口常開的。

二、為償還而來

眾所周知,林黛玉的前世是西方靈河岸邊、三生石畔的一棵絳珠仙草,因為“赤霞宮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而脫去草胎木質(zhì),修成女體。而當神瑛侍者“意欲下凡造歷幻緣”時,她為了償還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提出“他是甘露之惠,我并無此水可還他;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 他了。”因此“勾出多少風流冤家來,陪他們?nèi)チ私Y此案”,這就是作者曹雪芹所設定的《紅樓夢》這個故事的源起。

從這一設定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林黛玉下凡的原因是異于眾人的,她既不同于寶玉的為去經(jīng)歷人世的聲色夢幻而下凡,也不同于其他人的“陪”著去下凡,正如脂硯齋所言,“飲食之名奇甚,出身履歷更奇甚,寫黛玉來歷自與別個不同?!雹荀煊袷仟毺氐?,她下凡的目的中不含有一絲一毫的索取和貪求的成分,她來到人間,只是為了報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是為了償還而來。因而,從某種意義上講,林黛玉這個人物,早在前世,在《紅樓夢》這個故事的源起時,就注定了是一個給予的、付出的人物。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這樣一個給予型的、付出型的人物,她又怎會小性、怎會對人刻薄呢?

她的確流淚,但她的流淚“不僅是她多愁善感,也不僅是她看透世事的無常,而是另外有一股更深的、源自前生的、自己都不知道的力量在冥冥中驅(qū)使她,叫她‘好端端的不知為什么常常的便自淚自干的’,并不是黛玉的淚腺或淚管有毛病,控制不了眼淚汩汩流出。”⑤流淚是林黛玉償還的方式;哭,對于黛玉而言,是前世就已做出的選擇,沒有“愛”與“不愛”之說。

另外,關于林黛玉的為償還而來,注定了她不會“愛”哭、不會小性和刻薄的這一論斷,也可以從林黛玉的名字中窺見一二。

“‘黛玉’在《石頭記》最初的草稿是‘代玉’的情況,早期抄本已卯本、庚辰本中的‘黛玉’絕大部分寫成‘代玉’,這不是抄手躲懶從簡而擅自用同音字替代的方式,而是原名。今存之已卯本與庚辰本都不是一個抄手抄謄的,而有七、八個之多,可是他們都有抄成‘代玉’的情況!這說明最初的原稿上就是‘代玉’而非‘黛玉’!正像已卯本、庚辰本的‘英菊’到后來改成‘英蓮’,‘蔡信’改成‘余信’一樣,‘黛玉’是由‘代玉’改成的?!暮x為‘代替’、‘取代’、‘更迭’、‘交替’、‘隱息’、‘代謝’等等?!雹蘼?lián)系王國維在《紅樓夢評論》中所指出的“‘玉’者,‘欲’也”,筆者大膽推測,曹雪芹在給林黛玉這個人物命名時選取“林黛玉”這個名字,正是寄予了用她身上具有的某些品質(zhì),來“代玉”——“取代欲望”的象征意義。那么是什么品質(zhì)呢?我認為是情,“作者通過對林黛玉原型中“情”(生命之水)的強調(diào),是想以“情”來填補這個無“情”世界的可怕的價值空白。”⑦

一個肩負了這樣偉大使命的文學形象怎么會是一個小性的、刻薄的人呢?

三、對第三回林黛玉初入賈府時行為與心理的審視

中國有句俗話說“三歲看小,五歲看老”,而心理學也告訴我們,“童年的經(jīng)驗對決定成年人格特征具有極大的重要意義”⑧。

《紅樓夢》第三回寫黛玉進賈府,是她出場的一回。她未進府之前就“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進了賈府就更加小心。認識了鳳姐便“忙陪笑見禮”,仆人來傳賈赦的話就“忙站起來,一一聽了”,笑辭邢夫人留飯,在王夫人房中留意避開賈政的座位不坐,吃飯入座時“十分推讓”,又“見了這里許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隨的,少不得一一改過來”,于是不顧父親叮囑的飯后“過一時再吃茶,方不傷脾胃”的告誡,隨著賈府眾人飯后即吃茶。

從林黛玉在這里表現(xiàn)出的種種行為,我們不難看出黛玉雖然這時只有六七歲,但其待人接物卻是非常中規(guī)中矩、平易近人的,甚至可以說,黛玉在這里所表現(xiàn)出的安分隨時,竟有點兒像是薛寶釵該有的行為了。

但黛玉后來怎么就又變成了眾多讀者所說的那個“小性”、“刻薄”、“愛哭愛鬧”的人了?難道黛玉的情商和處事能力的增長,違反自然規(guī)律,是與其年齡的增長成負相關的嗎?

黛玉初入賈府時,其父尚在,她當時在賈府,還只是暫時客居;而后來其父去世,她在賈府的境遇就變成了寄人籬下,在環(huán)境還優(yōu)裕的時候尚且待人接物安分隨時,怎么當環(huán)境惡化,無依無靠的時候,她反而張狂了呢?況且黛玉初入賈府時,在賈府中并沒有什么訴求,而后來長大后,就有了嫁給寶玉的愿望,而在當時的社會,想要嫁給寶玉,沒有賈府眾人,特別是長輩的支持是不可能的。怎么在對別人沒有要求的時候還平易近人,而當自己有求于人時,反而刻薄小性了呢?

這一切,既有悖于人類的正常思維,又在心理學上無法成立,因此林黛玉的前后形象中,必有一個是被誤讀出來的虛假的形象。而小時候的那個安分隨時、平易近人的林黛玉是我們在第三回中能夠明確從《紅樓夢》的字里行間里解讀出來的,是有文本為證的,因而這個形象不可能是假的。那么,假的就是后一個,因而我們不得不承認,刻薄小性、愛哭愛鬧是被讀者誤讀出來的虛假的林黛玉形象。

小時候初入賈府時既已待人以禮,則長大后必將安分隨時;家境尚好時尚且平易近人,則身世飄零后必將謙恭處世;無欲無求時尚且平和以處,則欲嫁寶玉時必將親和眾人。

我們從小林黛玉的身上,窺見的是一個以后會在人面前笑口常開的平易近人的林黛玉。

四、細說黛玉之待人

要看一個人待人如何,就要看這個人在生活中對待所接觸到的具體的人時是如何表現(xiàn)的。黛玉對待自己所癡情的、摯愛的寶玉自不必說,我們且來看看在《紅樓夢》中,林黛玉究竟是怎樣對待其他人的吧。

1、對長輩及上位者

在《紅樓夢》第五回中,寫到賈母對黛玉 “萬般憐愛,寢室起居,一如寶玉,迎春、探春、惜春三個親孫女,倒且靠后”。通過這一描述,我們不難看出黛玉是很討賈母喜歡的。

第二十二回寫當黛玉猜元春所制燈謎時,雖然一看就“解了”,但為了顯示元春的制燈謎水平,仍“暗暗的寫了半日”。而當元春猜她所制的燈謎時,她便隨大流地“胡亂說‘猜著了’”。

通過以上賈母與元春兩例,我們不難看出,黛玉對賈府的長輩和上位者還是保持著相當?shù)淖鹁?、拉攏的態(tài)度的,在“猜燈謎”一節(jié)中,甚至能發(fā)現(xiàn)黛玉類似于寶釵的圓滑的一面。

但可貴的是,黛玉對沒有權勢的長輩依然保持著尊重。她對待趙姨娘即是一例。

眾所周知,趙姨娘在賈府的地位很低,而且還是一個討人嫌的人。身為她的晚輩的王熙鳳欺負她,連她的親生女兒探春也不拿正眼瞧她。但就是對待這樣一個人,第五十二回中寫到,黛玉與寶玉正在瀟湘館里說著話,趙姨娘走進來問好,黛玉雖然已“知他是從探春處來,從門前過,順路的人情”,但還是“忙陪笑讓坐,說:‘難得姨娘想著,怪冷的,親身走來。’又忙命倒茶”,又知道寶玉是趙姨娘的眼中釘、肉中刺,于是“使眼色與寶玉”,讓寶玉離開。十分謙恭有禮、人情練達。

2、對平輩

林黛玉不光對長輩謙恭有禮,對平輩也很禮讓、親和。

她能夠讓薛寶琴這個與賈府諸人幾乎沒有什么利益關涉的外來人“又見諸姊妹都不是那輕薄脂粉,且又和姐姐皆和契,故也不肯怠慢,其中又見林黛玉是個出類拔萃的,便更與黛玉親敬異常?!弊阋婘煊駷槿说挠H和力。

她能夠讓心性高傲的妙玉另眼相看,可見她的人格魅力。當妙玉嘲笑她嘗不出泡茶的水時,她不僅沒有介懷,反而“知他天性怪癖,不好多話,亦不好多坐,吃過茶,便約著寶釵走了出來??梢娝膶捜荽蠖?。

而當迎春的乳母因賭錢而被賈母懲罰時,她能夠挺身為作為庶出之女,地位不高的迎春出面向賈母求情??梢娝纳屏己屯樾摹?/p>

3、對丫鬟姬妾等弱勢者

林黛玉在賈府確實要算是一個弱勢者了,但她并沒有因此而只顧自己的利益,反而對待丫鬟姬妾等弱勢者非常熱情、寬和。

她熱心地教香菱怎樣作詩。當寶玉房里的小丫頭佳蕙替寶玉去給她送茶葉時,“可巧老太太那里給林姑娘送錢來,正分給他們的丫頭們”,黛玉見佳蕙去了,“就抓了兩把”給他,“也不知多少”;當寶釵屋里的一個老婆子來給她送燕窩時,黛玉向婆子“笑道:‘難為你……冒雨送來?!私o他幾百錢打些酒吃,避避雨氣?!?/p>

或許正是她對弱勢者的這種同情和熱情換來了紫鵑對她的盡心竭力、忠心不二吧。紫鵑原是賈母的丫鬟,但跟了黛玉后,對她照顧得無微不至,而且還“情辭試忙玉”,為黛玉的終身大事出謀劃策,就像是在為自己打算一樣。這種對主子的忠心程度豈是小性、刻薄能夠換來的?

在整個賈府里,像黛玉這種以實際行動善待下人的,除寶玉外,真不多見。

4、對情敵

林黛玉最為看重的莫過于寶玉的愛情了,所以當她認為哪個女孩兒成了她愛情的威脅時,她就會醋意大發(fā),以言語譏諷,顯出些微“小性”來。然而,這種感情的確是人之常情,黛玉亦不能免俗。而且黛玉對情敵的攻擊也僅僅止于言語的譏諷,而沒有其他惡劣的行為。

例如,她曾因金麒麟而嫉妒過湘云,經(jīng)常用語言加以調(diào)侃。但后來,隨著交往時間的增加,黛玉與湘云關系越來越好,到“凹晶館夜聯(lián)詩”一節(jié)時,兩人儼然成了知音。

與湘云的金麒麟相比,寶釵的金鎖無疑會讓黛玉感受到更大的威脅,因而黛玉在與寶釵交往的初期對她難免猜疑、冷淡。但與對湘云一樣,她對寶釵也并沒有采取什么實質(zhì)性的惡劣行為。

而且也是隨著交往時間的增長,隔閡漸漸減少,特別是經(jīng)過寶釵幫黛玉遮掩她讀過《西廂記》、《牡丹亭》這些女孩兒不該看的書后,她便不再敵視寶釵。后來到六十二回中,甚至還拿起寶釵漱完口剩下的半杯茶一飲而干。

通過以上林黛玉對待他人的活生生的例證,我們不得不承認“‘尖刻’并不是林黛玉的本性,她實際上十分寬厚、坦蕩,而且很容易相信別人。在《紅樓夢》所寫的小姐、奶奶、太太當中,沒有一個像黛玉那樣與自己的丫鬟情同姐妹,生死與共;在能詩能文的小姐當中,沒有一個像黛玉那樣真誠教授香菱學詩,為她講詩、改詩,一片真情;即使對薛寶釵,在第四十五回以后,她也真誠相待,把內(nèi)心隱曲,向?qū)氣O和盤托出?!雹?/p>

綜合上面四個方面的論述,筆者論證得出自己的結論:林黛玉的確流淚,但她更多的時候是在人前笑口常開;林黛玉并不小性刻薄,而是非常平易近人。這個笑口常開、平易近人的林黛玉才更符合林黛玉這個人物的實質(zhì)的真正面目,符合曹雪芹對這個人物的創(chuàng)作寄托。


本文來源:《文學教育》:http://00559.cn/w/wy/63.html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