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高校精準資助工作研究——以北華航天工業(yè)學院為例

作者:趙青 來源:《魅力中國》日期:2021-04-22人氣:688

高校精準資助是“精準扶貧”思想在高校的運用和實踐,對于健全資助體系、完善資助育人功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高校學生精準資助是“精準扶貧”思想在高校領域的具體實踐,有助于提升高校扶貧的精準性。在精準扶貧的社會大背景下,高校精準資助對于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促進教育公平和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目前正是精準扶貧政策落實的關鍵時期,高等學校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的精準資助是當前精準扶貧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保證教育公平的十分重要的措施。社會公平建立在教育公平的重要基礎之上,開展對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的精準資助是保證社會公平的基礎性工作。 而要實現(xiàn)對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的精準資助,則必須要建立在精準認定工作的基礎之上。

一、我校學生精準資助工作的問題

(一)認定困難,認定辦法不夠科學       

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的認定困難,精準認定更是難上加難。要實現(xiàn)精準資助,首先要對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進行科學的認定,目前認定的大致步驟是學生提供困難材料,比如家庭情況調查表,班級成立評定小組根據(jù)家庭情況調查表和日常消費情況進行打分,院系成立資助工作小組根據(jù)學生個人材料和班級打分進行打分和綜合評定,最終出認定結果。在這過程中,就會有問題暴露出來。第一,學生提供的家庭情況調查表,其中情況的真實性無法一一準確核實,評定小組對這些學生也很難做到全面了解;第二,對困難學生大致認定出來之后,進行等級認定也存在一定難度,由于認定依據(jù)學生的紙質材料和平時的了解,導致無法客觀準確地區(qū)分困難等級,這就給精準資助帶來了困難;第三,科學認定需要綜合多部門的大數(shù)據(jù),目前缺乏統(tǒng)一的認定平臺,目前的認定辦法也可能引起隱形貧困和虛假貧困的出現(xiàn),從而導致精準資助難以實現(xiàn)。資助信息的繁雜、龐大也給信息的管理、保存帶來了很大困難。

資助育人功能有待進一步發(fā)揮

現(xiàn)階段的資助,更多的是從經(jīng)濟方面對學生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及個性化需求較少顧及,資助育人功能發(fā)揮不完善。雖然開展了一些征文比賽、演講比賽,進行一些勵志典型的宣傳,但收效甚微。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很難達到資助育人的目的。還有一些受資助的學生拿著助學金進行高消費,缺乏勵志精神、也缺乏感恩的心,認為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不思進取,甚至荒廢學業(yè)。

二、改進措施

(一)搭建資助信息共享平臺、構建資助管理信息系統(tǒng)

由于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的認定局限于學生提供的家庭情況調查表,表中的信息均由學生個人填寫,信息的真實性有待考證。各地雖然都有扶貧部門,但彼此之間信息不通暢,信息沒有實現(xiàn)共享。如果能夠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并與高校資助部門進行對接,那信息的可靠性將大大提升,也為高校資助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據(jù),從而有效避免隱性貧困、虛假貧困的出現(xiàn)。

另外,可以構建資助信息管理系統(tǒng),通過對受資助學生的調查研究,包括受助前的信息收集、與當?shù)胤鲐毑块T的信息對接,爭取實現(xiàn)信息的準確性,了解學生的信息,但同時也要保護信息的隱私性,對已經(jīng)接受資助的學生,要跟蹤了解其學習、生活、思想狀況,對資助效果進行分析總結,為以后的資助提供可行性舉措。從而構建大數(shù)據(jù)模型,建立資助學生信息管理系統(tǒng),構建與地方的信息共享交流平臺,實現(xiàn)信息對接共享,將精準扶貧落到實處。

(二)以思想政治教育為基礎,加強學生的勵志教育、誠信教育、感恩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基礎,對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環(huán)。我們不僅要做到經(jīng)濟上對學生的資助,精神上的“資助”更是必不可少。思想上的問題、精神上的困惑是束縛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桎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引導其自立、自強,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同時將勵志、誠信、感恩貫穿其中,將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實處。

(三)提高對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

部分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作為“弱勢群體”,可能出現(xiàn)敏感、自卑、焦慮等不良情緒,這些要引起足夠重視,并加強對這些學生的關注與疏導。如果可能,應建立專門的心理排查機制,關注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的心理狀況,及時排查,及時干預,幫助他們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四)拓展資助育人的形式和內容

目前我校的資助育人形式少且單一,主要是依托“助學、筑夢、筑人”活動、 開展征文比賽(文字、音頻、視頻、繪畫等形式)、典型事跡演講報告會、勤工助學、義工等為主;基本內容圍繞勵志教育、誠信教育、感恩教育、社會責任感教育等。如果能多創(chuàng)新一些參與廣泛、內容新穎的形式,比如充分利用公眾號、短視頻平臺等進行有趣味性的宣傳;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動性,讓學生自己參與活動的策劃、宣傳、實施當中,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又能真正的把資助育人的功能發(fā)揮出來。

高校資助的基礎在于資助,但是核心在于育人。在精準資助的時代大背景下,高校資助應該注重經(jīng)濟和精神的雙重精準,既要保證學生在經(jīng)濟上不被困住,能夠順利完成學業(yè),又要在精神上給予學生充分的人文關懷,讓學生的技能、人格都自由、健康地發(fā)展。學生資助工作者要善于充分發(fā)揮“資助育人”的功能,為資助工作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而不斷努力。

 

本文來源:《魅力中國》:http://00559.cn/w/wy/25805.html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