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學中做到以學生為主
教學不是單一的研究教材的活動,是需要教師教,學生學。學生的現狀是教學的出發(fā)點。教師的教學對象是活生生的人,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要以了解學生,認識學生,把自己的全身心融入到學生的發(fā)展過程中去。
一、關注學生發(fā)展變化尊重差異
學生是鮮活的個體,會蹦會跳會思考,有著獨立的人格,有著不同的發(fā)展方向,不可能都是科學家,也不可能都是作家?,F今學生的生存環(huán)境和多年前是有很大變化的。社會在發(fā)展,時代在進步,過去上課前先抄書,教師灰頭土臉的把課文抄在黑板上,學生跟著抄,現在多媒體教學已經運用到很多地區(qū),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都變化了,當然不能再用老眼光來看現在的學生,要認識學生的新情況,發(fā)現學生的新特點,必須要在思想認識上求突破,要能站在時代的高度來思考學生問題。
現在學生在發(fā)展過程中會接觸許多事物,現在的學生不像以前思維停滯,不敢挑戰(zhàn)權威了,他們熱情洋溢,思維敏捷,善于質疑,對于知識非??是螅瑢τ谛率挛镉泻芨叩拿舾行?,往往對于事物的認識深度是與他們的年齡不像符合的,這顯然超出了一些教師的認知水平。
當教師認清了當代學生的特殊所在,才能認識到在教學中要有針對性、深刻性,我們的教學不是教教材,是教學生能力,教師要善于發(fā)掘學生的長處,引導他們走正道,克服他們自身的短處,尋求人生目標。
學生都是有個性的,各不相同,自然存在差異,有得被稱為優(yōu)等生,而有些被冠以后進生,這其中的差別無非是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之下,教師的眼光可不能局限于此,應該拿出耐心和愛心來關心后進生,幫助他們進步,當然有些學生志不在于此,就應該與家長溝通,及早另謀出路。
要真正了解學生的個性其實是一件困難的事,有些學生個性張揚,而有些學生隱藏的很深。教師要舍得下功夫,多花精力,從學生的課堂表現到家長反映在家的情況;從課堂作業(yè)到考試成績;從課堂表現到同學評價??傊處熞剂恳粋€學生,必須綜合考慮。教師如果不仔細了解學生,僅憑一時一事就加以評判,必然會出現偏差,這會影響到教學效果。
二、讓學生樂在學中
售貨員在推銷物品時,會根據顧客的穿著、語氣來判斷應該推薦什么層次的商品,以便符合顧客的要求。同樣教學活動也是如此,學生的在教學活動中所表現的狀況不佳,往往是因為沒有興趣,要想滿足學生的需要,教師就得讓學生樂在學中。
要使學生對教師所教授的知識產生興趣,教師就必須努力把課教的情趣洋溢。中學生對學科的選擇性很不穩(wěn)定,有時只是因為喜歡這個教師才會非常注意聽他講課,下面拿語文課舉例。
語文教師在講授語文課文時的優(yōu)勢在于—語言表現力,立足文本,再配以語言和非語言手法自然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首先要求教師要有親和力,要表現出和藹可親的狀態(tài),讓學生如沐春風,經常面帶笑容,會使師生關系融洽。
教課時最忌諱一句話翻來復去,一個知識點不斷重復,話說三遍淡如水,學生對于平淡的知識講授是不會感興趣的,教師要求新,比如引入一些新材料來吸引學生注意力,但是不能破壞原先的教學重點,不能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而弄出一些低級趣味的東西。
教師吸引學生的功底主要還是表現在課文分析上,把課教的明白,教的透徹才是學生所需要的。教師可根據具體課文來選擇教法,有些邏輯性強的課文教師就層層剝筍,步步推進,帶領學生深入了解。有些課文偏情感性,教師就創(chuàng)設情境來帶領學生走近課文。
教師對于興趣的認識不能僅停留在一些興趣愛好上,還應抓住時代的脈搏,時代的信息才是與學生的思想感情鏈接最緊密的,把時代的活水引入課堂,氣氛就會活躍,學生的興趣就會提高。教材中有相當一部分的課文是過去的作品,我們的教學不能局限于當時的環(huán)境,要聯(lián)系現今的情況,所謂聯(lián)系,也不是牽強附會,要根據課文的內容,合理地插入一些新信息,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靠教師的教學方法來引發(fā),還需要學生自己去發(fā)現興趣。不去求知,永遠不會體會到求知的快了,認知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生動的過程,學習語言文字,了解多彩的世界,這都是可以探索的知識。興趣源自于學生自己開動腦筋去發(fā)現問題,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解決問題,當學生在這一過程中走一遍,就會體驗到自己的智慧能量,就會自熱而然的激發(fā)興趣。學生自己探求所得到的知識,那份滿足感是無法取代的。
三、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
我們社會要培養(yǎng)的是創(chuàng)作型人才,教學活動中教師的作用是啟發(fā)引導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教師不能滿足于把現成的答案告訴學生,求得學生下一次考試成績的提高,而是啟發(fā)學生對學習抱以研究的態(tài)度,靠學生自己去發(fā)現知識,尋求能力,哪怕是遇到挫折,也要讓學生真正體會發(fā)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
當學生對某些方面提出質疑,教師要能夠做到保護這些閃爍了火花,而不能根據參考答案來無情棒殺,當然有些問題是幼稚的。學生所感興趣的不完全在于知道一些試題的正確答案,更在于獨立開展思維運動本身,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勇敢說出自己的看法。
許多事實已經證明,我們大部分的偉大發(fā)明都歸功于某些人勇于說出“為什么”,生活的智慧如此,教學的智慧也是如此,教師要善于啟發(fā)學生生疑,有疑問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創(chuàng)造,當學生打開思路翱翔在知識的海洋中時,學習的效率就會一往無前。
本文來源:《文學教育》:http://00559.cn/w/wy/6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