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處理工藝探究
1 現行有效的城市污水處理技術
1.1 活性污泥技術
活性污泥技術作為一種比較古老的污水處理方法,它主要是通過曝氣池和沉淀池來實現去污作用的。當污水在曝氣池中停滯一段時間后,其中的有機物就很容易被池中存在的微生物吸附,然后就能通過氧化變成無機物。而沉淀池就可以讓污泥下沉,從而排放出清液。同時為了保證曝氣池中的淤泥濃度,還可以把沉淀后的污泥又返回池中,進行循環(huán)地利用。這一方法的優(yōu)點是能夠有效地去除有機物,降低運行成本,保證去污的穩(wěn)定可靠。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建造曝氣池占用的土地面積很大,建設所投用的資金多,并且此法的出水指標也很有限制,也很容易產生污泥膨脹的情況。因此人們對這種方法進行了改進,就衍生出了SBR法。它是利用時間分割操作、間歇式的活性處理技能來保證運行的有序性。并且它所采用的反應池同時具備著均化、沉淀、降解等功能,能夠讓污水在預想的靜止狀態(tài)下進行沉淀,能夠承受住水量和污物的沖擊。同時由于池內存在不同的濃度和梯度,所以它還能很好地化解活性污泥的膨脹矛盾。而池內各種氧化狀態(tài)的交替,也讓它具備良好的脫氮和除磷功效。所以SBR技術由于操作簡單、占地小、成本低,很適合排水均勻和水質狀況穩(wěn)定的工業(yè)廢水處理。但是它對于設備的自動控制能力和準確度的要求都很高,所以人工管理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
1.2 氧化溝技術
氧化溝法也是對以往污水處理技能的一種改進,它是通過污水和活性泥在環(huán)形的曝氣通道中循環(huán)運轉,來達到去污的目的。相比較,它的建筑物構建起來很容易,而且工藝簡單。并且一體式的氧化溝能夠徹底地取代二沉池和污泥回流裝置,這就能節(jié)省建構的成本。同時氧化溝前一般會設置厭氧池,這樣就能有效地去除各種有機物,達到很好的脫氮除磷效果。加上這樣處理的污泥量很少,也不容易造成堆積堵塞,能夠很好地保證處理后的水質質量。但是由于所承載的負荷有限,占地面積大,各種氧化設備運行所需要的電耗很大,各種設備運行的費用偏高,所以它只適合一些中小規(guī)模的、低負荷的污水處理部門使用。
1.3 生物降解技術
這種工藝沒有設置初沉池,而是由污泥承載力高的A段和污泥承載能力低的B段串聯而成的,并且各自有相對獨立的回流系統(tǒng)。其中人工生物凈化是通過人為地繁殖和馴化大量的微生物,然后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來分解水中的有機物,它主要用于城市生活用水中的二級處理。但是這種A/B法會導致污泥的存放量增大,需要的建筑物和設備增多,投資成本變高,運行起來更復雜,所以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而自然的生物降解,主要是通過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根系的凈化功能,來降低水污染的濃度,所以在一些經濟不發(fā)達的地區(qū),將人工和自然的生物凈化功能融合,來進行污水的處理,是很有現實價值的。
2 污水處理技藝的發(fā)展趨向
2.1 把城市污水與工業(yè)廢水融合處理
城市不僅有居民的生活廢水,也有很多工業(yè)排放的污水,以往對于到底是分開治理還是合并治理有很大的爭議。但是從節(jié)約成本、有效利用的資源的角度來看,可以把工業(yè)和居民生活產生的污水進行集合處理。那么工廠可以預先對污水進行必要的處理,然后嚴格把控好工業(yè)廢水流入到地下水道的標準,這樣就可以讓污水混合進行處理,很大程度地節(jié)約了社會資源。當然,建造地下水道和污水處理所需費用,可以讓工廠和政府共同承擔,這樣也就降低了某一方的運作成本,同時也保護了生態(tài)環(huán)境,可謂一舉多得。
2.2 促進城市污水的再利用
污水經過不同程度的處理后,可以成為再利用的水源。我國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國土面積也在世界前列,可是淡水資源擁有量卻排名第121位,這也就說明淡水資源在我國十分稀缺。加上很多人認為,污水經過處理后還是被污染過的,并不能放心使用,就算有水質部門的檢測報告,很多居民還是心存疑慮,這樣就導致污水雖得以處理,但是處理干凈后還是被浪費,并沒有得到有效地再利用。因此,必須加大人們對于再生水的認知,拓寬再生水的使用方式,然后根據實際的情況確定正確的使用途徑。比如,有些城市污水經過處理,可以用于農田的灌溉,那么就可以建設相關的渠道,讓這些水流向附近的農業(yè)區(qū)。而城市雜水、景觀用水等都可以通過污水處理工藝來獲取。這樣就能讓水資源得到循環(huán)有效地利用。
2.3 建立環(huán)保型的污水處置廠
本身建設污水處理廠就是為了消除污染,造福百姓,所以建設污水廠更要消除自身對環(huán)境的危害。而隨著環(huán)保觀念地深入人心,政府在建設城市污水廠的時候,要選擇合適的地址,并按照從少到多、從低到高的順序進行配置。同時需要污水管理部門開發(fā)出高效低耗的技術,保證污水廠節(jié)約成本的同時,把環(huán)保的效果發(fā)揮到極致。當然,國家也需要大力開發(fā)污水處理的先進設備,淘汰一些不合理的、滯后的高耗產品,并實現裝備的自主生產,從而促進污水設備的系統(tǒng)化和國產化。
3 結束語
總之,污水處理技術是促進城市水資源再利用的有效途徑,它能保障城市資源的合理運用,保障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穩(wěn)定,保證居民的優(yōu)質生活,促進工廠的有效運轉。因此,這就需要城建部門努力探尋出低能耗、高效率、低成本、高質量的污水處理技術,同時充分結合各種學科知識和計算機信息技術,讓污水處理工藝日趨成熟。而政府也可以積極出臺各種政策,引導和監(jiān)督城市污水處理部門,從而促進城市環(huán)保建設,促進城市文明的進程。
本文來源:《魅力中國》:http://00559.cn/w/wy/25805.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